这里是log

武汉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56项 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 来源:长江日报
  • 话题 国际标准省级城市
  • 分享

近日,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浙江杭州中国计量大学成立,市质监局直属市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标院”)以观察员身份加入该联盟,助力标准化大学联盟的筹备与推广工作。这是市标院首次加入国际性标准化联盟组织。

该联盟由首届国际标准化高等教育奖获得学校和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中国计量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0所国内高校和韩国中央大学、荷兰伊拉姆斯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等3所获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国外学校共同发起筹建建设倡议,将以“标准化教育与研究”为题,通过标准化合作交流搭建“一带一路”相通之桥,齐心助力全球标准化教育、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共同发展。

目前,已有来自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5所高校加盟,其中境外高校37所,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个。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探寻武汉市标准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将与武汉市高校、标准化组织、重点企业等优势、特色单位共同开展标准化合作与交流,研究我市标准国际化的基本原则,为助推“武汉标准”走向世界和建成加强规则和标准体系相互兼容的新渠道贡献力量。

近年来,市标院多位资深标准化技术专家多次受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技术委员会(TC)会议,参与或制定标准。仅5月份,该院受邀参加国际食品技术委员会感官分析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会议,参与了对8项国际标准、10个国际标准化项目的审定和审查工作。为推进生态武汉建设,该院开展了武汉市实施ISO37101案例(创新与研发)研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主导研制的武汉市创新城市建设实施ISO37101案例报告已被《ISO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实施案例集》收录。与国际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数理统计标准研制工作达成合作,推动了我国数理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加入国际性标准联盟组织,可以以标准化信息共享为途径,通过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标准化需求对接以及标准化经验分享等方式,凝聚智慧、共享资源、推广成果,扩大武汉市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实施一流标准引领工程

更多“武汉标准”有望走出去

今年1月1日,新《标准化法》实施。2月,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我市为全国首批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为鼓励更多“武汉标准”走出去,我市着力开展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实施一流标准引领工程,大力开展标准化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新型“武汉标准”体系,扎实推进“标准化+”战略行动,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和有效性。

新《标准化法》正式实施后,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自我声明也全面施行。据统计,截至5月10日,我市963家企业累计自我声明公开企业产品标准5400项,4个月新增800余项。

“企业技术创新、参与市场竞争都离不开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竞争力。”中铁大桥局安全质监部部长吴杰良介绍,作为“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制定的钢围堰施工技术标准、钢梁架设技术标准被行业采纳,参与制定了20多项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我市制定国际一流的产业标准100项以上,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工程领域的企业为主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5项以上,国家标准80项以上。

“过去我国更多强调采用国际标准,现在既要结合国情来采用国际标准,还要推动中国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支持服务光通信、地理空间信息、电力、激光装备、新材料、汽车等我市优势行业的相关重点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支持服务中铁大桥局、中建三局等我市优秀工程类企业和烽火、长飞等优势高新企业,大力开展“标准走出去”活动,提升我市标准化国际水平。

责任编辑:黄意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