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引入商场管理模式 武汉小作坊再升级

  • 来源:武汉晨报
  • 王春岚
  • 话题 商业升级
  • 分享

    用工具手工做豆腐、自行运到菜场售卖。曾几何时,这种小作坊主导了武汉市民的餐桌消费。如今现代化的豆制品集中生产点里,环境干净整洁,大型机器忙个不停,十多个摊位批量化集中生产、统一进行管理……犹如豆制品大商场。

    昨日,记者跟随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突击探访了位于武泰闸片区的武汉康美洁豆业有限公司。在食药监管部门的多年努力下,这个曾经的小作坊已经初步完成了“商场管理”的转型。

    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食品安全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民以食为安。但是在过去的小作坊整治中,因其“过于分散、隐蔽、无证、租住地随意”等问题,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类问题,很难进行执法。按照某些黑心作坊主的说法就是:“出了事,换个地,我再来”。从“康美洁”和近几年对其他小作坊升级改造的成果来看,今后,“打一枪换个地”的作坊经营将成为历史。

    【现场】

    蒸汽侵蚀墙地

    “豆厂”四年改造三回

    黄豆浸泡后打浆,煮开、过滤、点卤水,用重物压去水分,就变成了嫩白的豆腐。不过,因为生产过程中总有热腾腾的水蒸气,地面、墙面、天花板、排水沟等硬件设施经常面临腐蚀考验。为保证食品生产的安全,武汉康美洁豆业有限公司迎来了4年来第3次改造。

    “康美洁”是武汉市放心豆制品工程首批企业之一,也是武昌区唯一一家豆制品集中生产点,相当于一家大型的豆制品工厂,该公司前身是“康美洁豆业”。

    2013年,武昌区食药监局白沙洲监督所工作人员检查发现,“康美洁”经过几年生产运营,因长期高温高湿环境和石膏、食用碱的酸碱腐蚀对生产现场造成破坏,卫生条件发生改变,对产品卫生质量造成影响。在食药监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康美洁豆业变身为生产点,集中采购原辅料、各摊位分区生产销售。

    2014年8月,在食药监部门指导下,该企业进一步升级,改造为武昌区豆制品集中生产点,集中管理、分区加工。此后,第三方检测机构组织小作坊产品飞行监测,共计监测14家摊位42个批次84份豆制品,均检验质量合格。

    今年,该集中生产点再次出现严重腐蚀,被要求重新改造,需要修补天花板、清理破损的门窗和地砖、清理杂物、更换废弃生产用具等。

    昨日,记者随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探访“康美洁”发现,墙面、地面焕然一新,生产机器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各生产区都有挡鼠板,整体符合卫生要求。

    【说法】

    “改造后,年赚20万不成问题”

    何为商场管理模式?“康美洁”总经理张登文的理解是:将多个豆业小作坊集中在一起,分成责任区,进行统一原材料、添加剂等食材配送,责任区负责人则保证自己的分区卫生、整洁以及成品的储存以及外销。

    这样的好处是,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直接追责,不会再出现以前的那种“头天出事,第二天厂房搬家”的情形。另一方面,这样的集中经营,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以及安全,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当整个市场以及消费者认可了这样的模式,那些无证的小作坊将直接出局。

    “有了统一管理,有人专门做卫生,有门卫看管和仓库储存,确保了生产安全。”张登文笑着告诉记者,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生产点环境明显改善,每家摊位一年赚20万不成问题。

    【点评】

    龙头+散户,共同求进步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副处长唐永刚介绍,豆制品比较特殊,在进货、加工、流通、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够规范,就容易导致微生物滋长。所以,必须规范豆制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管理。

    近年来,对于“康美洁豆业”这类小有规模的豆制品生产企业,食药监管部门采取的是龙头+散户的形式,积极推动食品小作坊生产园区建设,实现园区生产布局、规范管理、原料购进、添加剂使用和信息公示“五统一”,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目前,除武昌康美洁外,还建成了洪山豆香聚、江夏大众乐共3家小作坊集中生产园区,黄陂区滠口街、江夏区庙山邬树村、化工区3家小作坊集中园区也正在建设中。

责任编辑:杜翱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