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城市文化解码---武汉码头文化的蝶变

  • 来源:武房网
  • 杜翱
  • 话题 武汉码头
  • 分享

“大武汉”这个词是武汉人在说起这座城市的历史时最为津津乐道的。曾在民国时期三任首都的大武汉是一度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这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着浓厚色彩的大都市历经了商业的繁荣,战火的洗礼和政治风云变迁之后,保留着其独特的市井气息和江湖味道,这既是武汉人的引以为傲的光荣历史,也是已经融入血脉中的城市文化。

码头文化的形成

图片1.png

自从从明清到近代,武汉一直是中国内陆的经济中心甚至国际性城市。回顾和反思历史,正是码头文化里蕴含的旺盛生命力成就了武汉。当下“打码头”这个词对于新一代的武汉人来说已经极为陌生,可是在过去几百年里,围绕着码头的斗争风云却是天天都会发生,伴随着这座城市一起成长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印记。

武汉码头兴旺的源头应该从明代开始算,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独立发展,汉口因为良好的港口条件,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在明末清初成为四大名镇之一。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到了1861年汉口开埠则是近代码头的正式形成,靠汉水长江的水运,现代商业的逐渐兴盛。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汉口著名的有八大码头:艾家嘴、关圣祠、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嘴、大码头、四官殿和花楼。如同《汉口竹枝词》中所描述的那样:廿里长街八码头,路多车轿水多舟。

当时汉口已经成为了全国各地商贾、帮会云集的商业重镇,徽帮、晋帮、湘帮,各地商会、会馆云集于此,可谓是“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鹾商典库,咸数十外。千樯万舶之所归,货宝奇珍之所聚,洵为九州名镇。”然而,巨大的利益和商帮的汇聚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为了保饭碗只有不断地争夺地盘,只有去拼命,“打码头”的江湖便从此拉开大幕。其中尤以宝庆帮和徽帮的争斗尤为突出,两个码头帮派之间为争夺码头经营权常有械斗,死伤无数。当时汉口有句民谣:“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往江边走。”反映的正是“打码头”的血腥争斗。而这片斗争的中心地带宝庆码头,则是后来作为武汉城市名片著名商业街汉正街的前身。

“打码头”的历史既有着浓浓的江湖气息,同时也反映着这座城市的掘金者们敢打敢拼,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精神。不论你来自何方,只要你肯做敢拼,都能留在这个城市安家立命,融入到这个大江湖里来。

江湖人的达观

图片2.png

武汉市最有意思的其实是武汉人,在江湖之城里的自然都是江湖中人。就拿方言来说,武汉话中就有些常用语源自江湖隐语,比如武汉话中指哥哥的“拐子”一词,原先就是洪帮中的隐语,是老大、头目的意思。武汉话中的“麦子”,“麦”字武汉音读作mé,指人的相貌,比如“熟麦子”指熟人,“对麦子”指见面,“踹麦子”指受气包之类。这个词汇也出自洪帮隐语。武汉话“搞么斯撒”表达的是“做什么”的意思,但说起来却别有一种江湖的狠气。至于运用到吵架中,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码头江湖上的“狠气”慢慢成了武汉人的一种个性。心快口直的武汉人有话会当面直说,不喜欢拐弯抹角,好处是一点也不做作不虚伪,但言语中很容易带火气,很容易吵起架来。如果坐公汽看到两个嫂子因为抢座位用武汉话对骂一路,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性格火爆,说话直爽,市井气浓重,喜欢骂人,骂完又可以立马不当回事,这就是武汉人独有的江湖味道,带着一些豁达和侠气,别有一番风格的可爱。

如果说打码头中蕴着的凶狠是商人逐利带来的江湖气,那么长年水火天灾赠与这座城市的则是一个乐天知命的从容态度。与商业冒险这一倾向紧密相连的是,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以及生命财富面临危险时,武汉人相当平静的接受之。例如传教士杨格非描述了1869年夏天一场灾难性的洪水:“这是十分惊奇的……武汉人如此耐心和幽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他半裸着,谈笑风生、抽烟、喝茶,对于他来说,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在英国,这样一场灾害会引起遍地哀嚎;而在这里,却只有一些轻微的忧伤。”毫无疑问,这种面对不幸恬然接受的态度正是融入到武汉人血脉中的豁达。联想到上世纪末1998年特大洪水,武汉全城被淹的时候,武汉人最深处的记忆则是“哇,可以上马路捞鱼捞虾玩了”。现在武汉每年一到梅雨季,城市随时变海,而幽默的武汉人总是拿看海这件事来调侃,令人捧腹不禁,由此可见一斑。

后码头时代的武汉

随着历史变迁,原来让武汉成为风云际会之地的大江经济时代已经落下了帷幕,原来充满血腥和江湖味的打码头故事也成为了永远的历史印记不再被这个时代所容。在后码头时代,这个城市有了一些改变,渐渐地更平和和大气。九省通衢,沟通南北也不再只是指的便捷的地理优势,而是有容乃大气象万千的大城市风度。“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民国画像也一步步有了复兴的现实性。

从发展阶段和形态演变来看,武汉码头文化经历了长期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传统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

“反思和重构”将会成为码头文化的传承和扬弃中的思想主线。这座城市和他的居民们从内心深处在对这个江湖的历史有选择的继承和遗忘,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习俗风气也渐渐地在人们视野里减少乃至于消失。甚至于因为武汉话的火气过重,为了摆脱掉汉骂的恶名,这一颇有特色的方言体系在新一代武汉人那里已经留存不多,据调查,很多武汉中小学的学生已经都不会说武汉话了。

不论是脱胎重生还是矫枉过正,这一切都留待时间去检验了。而摈弃了争功近利的价值观、打码头的小江湖习气之后的武汉必然有一天将找回自己的“大”,重现昔日大武汉的恢弘气象。

责任编辑:汪博文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