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定义当代武汉的美

  • 来源:长江日报
  • 肖畅
  • 话题 武汉美
  • 分享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东湖绿道“亮灯”刷屏。目不暇接的还有中山大道雕塑,许多朋友发布着“城市之灯”“融”“城市之眼”的照片,颇为震撼。即将通车的地铁6号线,以其绚烂的地下空间设计,近日也迎来众多议论。

一座城市,集中迎来一批具有历史标志意义的重大工程投入使用,值得欣喜。这批工程,功能上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之所以让无数武汉人眼球一亮,之所以在媒体上引爆舆论,是因为它们共同塑造了——甚至重新定义了当代武汉的美感。

武汉不缺乏美,但给外地朋友介绍武汉,还是逃脱不了一些“老黄历”。黄鹤楼、武汉大学、武汉关、历史老建筑,这些经典景观,每一个都如同一段历史的印记,见证着这座城市过去的荣光,问题随之而来,今天的见证又是什么?未来子孙翻开这段武汉历史,能够记下的会是什么?

我想,当这些工程逐一亮相的时候,我们已有了答案。看着绿道灯景、中山大道雕塑,美确实是美,但不止于美,不是背景装饰的那种美。一座城市在艰难摸爬中复兴崛起,这么多年过去了,无数埋头苦干的日日夜夜堆积起来,在这么一个集中的时刻发酵,突然令我们的城市闪现出耀眼的光芒。这个时候,在城市版图之中,当代武汉形象的辨识度已经变得清晰起来,一定会有许多武汉人跟朋友说:“你看,这就是今天的武汉”。

一座城市,无论多么历史悠久,一定要当代的光芒予以照射,方能重新激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因为一切过去时光的呈现,都取决于当下的记忆方式,我们只能通过今天的知识结构、语言方式、审美判断去构造过去。如同中山大道的雕塑“融”,它的设计理念正是“融入邮驿邮路历史文化和当代网络概念,象征着城市的历史与未来,代表着生生不息”,也就是说,这个理念是希望以当代武汉的风尚,让武汉的历史得以重新展开。

很庆幸,我们的城市立志告别“千城一面”的发展路径。东湖绿道、中山大道、地铁6号线,连同2号线机场线,是近期武汉最重要的一批工程项目,它们共同标志着武汉城市建设发展进入品质升级的崭新阶段。品质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切实感受,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建筑、设施一个个都“朴实无华”,它们还要肆意绽放绚丽的光芒,追求艺术极致美感,将传统印象里中国城市建筑的山寨、土豪、粗放气息一扫而空。

这些美感,服务耳目欢愉,但最终直抵心灵感受。美感萦绕着你真实生活的空间,最终就会触发你对城市建立新的文化感受方式。外界对传统武汉的认知,一度以来被上世纪80年代的武汉书写,定格在“码头”“市井”文化之中。这并不是贬抑,但时代在变,城市在发展,这些文化框架其实已经松动了。这么多年来,这座城市的文化书写停滞不前,跟城市发展的现实有关系,但我相信,这种现状正在改变,因为城市的文化气质已经在改变。

责任编辑:汪博文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