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江岸区全面实施“四水共治” 让水“净静”地流过这片热土

  • 来源:长江日报
  • 话题 治水武汉
  • 分享

12222.jpg

全民治水志愿者在行动

233333412.jpg

水清岸绿的汉口沿江鸟瞰图

2323232.jpg

江岸区水系分布图

水优势是城市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今年,武汉市委将“四水共治”作为“生命线工程”,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将“四水共治”提升到发展的战略高度。

江岸依水而立,因水而兴,拥有“一江两湖三河九渠”的大生态水网系统。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系,对其治水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前期,江岸区一方面积极协调联系辖区内市级工程建设稳步开展,推动府澴河出口整治和汉口江滩四期综合改造等工程项目建设,协调四季港明渠、平安明渠、谌家矶污水泵站等项目建设,及时启动黄孝河综合治理等项目。另一方面,加速区级项目推进,涉及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的项目工程全面开工。去年,武汉罕见强降雨期间,全区堤坊稳固,险情发现及时且均得到迅速处理。重点区域渍水问题明显缓解,有效应对了强降雨的考验。

今年,江岸区全面实施“四水共治”。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广“河湖长制”,“一河一策”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出台河长制考核标准,将治水成效挂钩个人实绩考核。引入无人机、执法船等先进设备,科技治水让治水督查效果倍增。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四水共治”工作部署,江岸辖区内市、区两级共将投资287. 73亿元,推进96个“四水共治”项目,打造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

江岸区将围绕系统治水、源头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建设幸福美丽江岸总体工作目标,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结合江岸水资源优势和底蕴,努力实现“让水‘净静’地流过江岸这片热土”的美好愿景。

防洪水,优化城市滨水生态环境

全面完成堤防隐患整治;进一步提高堤防防洪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巩固提升汉口防洪保护圈功能;推进堤防景观升级,优化城市滨水生态环境。

排涝水,构建大水网生态系统

确保“大雨不内涝,暴雨保功能,特大暴雨保安全”;全面提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水平”;推动海绵城市建设,至2021年达到国家要求建成区20%实现海绵城市的标准;启动水系连通项目,构建大水网生态系统。

保供水,共享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和制水工艺提升,进一步提升全区供水安全和质量,城市供水水质合格率100%;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治污水,实现生态环境全面修复

河流湖泊明渠全截污,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管网完善率提升至95%;消除黑臭水体;实现生态环境全面修复。

防洪水,优化城市滨水生态环境

2017-2018年,通过实施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提升沿江、沿河重点险段防护能力,全面完成堤防隐患整治和长江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到2021年,完成府澴河出口段综合整治工程阶段性工作,形成由府河右岸堤防、谌家矶东堤、北堤等组成新的防洪保护体系;基本完成汉口江滩四期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提升防洪体系安全保障功能

实施沿江、沿河堤防除险加固等工程。实施府澴河出口段综合整治工程,扩挖新河、新建堤防,对朱家河进行景观化改造。

将谌家矶等地区纳入汉口保护圈范围,提高保护圈范围内堤防防洪能力。

■ 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

■ 推进堤防生态景观升级

紧紧围绕“长江主轴”、“两江四岸”核心区建设,加强港口清理整合、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治理,着力开展沿江、沿河生态化改造,实施汉口江滩四期建设等工程,提升沿江、沿河生态景观。

排涝水,构建大水网生态系统

2017-2019年,完成重要泵站、重要骨干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基本消除区域内的重点渍水点。2021年,完成城区骨干排水管网提标建设,实现有效应对20年一遇暴雨、重点地区 50年一遇暴雨的排水防涝目标。逐步启动水系连通项目,构建“一江两湖三河九渠”的大生态水网系统,形成引江济渠、引江济湖的良性水生态环境格局。

■ 加强骨干项目建设,强力提升排水能力。2017-2019年,建设完成黄浦路泵站及进出管涵工程、北堤泵站等工程。在现有抽排能力 161立方米/秒基础上,新增抽排能力 193立方米/秒,达到354立方米/秒;完成黄孝河明渠扩建等工程,新增140公里雨水管渠。到2021年,完成新朱家河泵站等项目建设,再新增抽排能力80立方米/秒、雨水管渠128公里。

■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提升保障应急能力。加强明渠、管网疏浚维护,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做到全区排水管道1000公里疏捞维护全覆盖不间断。提高应急抢排能力。推进排水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健全智慧水务信息系统。

■ 构建生态水系连通,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河湖治理为核心,构建综合排水防涝系统。2021年,完成汉口国际滨江商务区等海绵城市先行区建设。对岱山渠、幸福渠等46.6公里渠道进行综合治理。

治污水,实现生态环境全面修复

2017-2018年,完成污水收集骨干系统等项目建设,消除污水直排的现象;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有效控制水体面源污染。2021年,完成谌家矶、丹水池区域污水管网建设。提高管网完善率、污水处理率、污泥处置率,扩大雨污分流区域,主要河流和湖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加大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

2017-2018年,完成三金潭污水收集干管工程等项目,增设污水管171公里。全面消除谌家矶等地区污水直排入江、河、湖、渠的现象;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19-2021年,完成谌家矶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增设污水管网100公里。管网完善率提升至9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100%。新建江岸疏浚污泥处理站,污泥处理率达到100%;加大力度,对老旧城区、高校、企事业单位采取分流截流等措施,推动雨污分流改造。

■ 提升源头治理执法监管能力

防范水环境风险,加大执法力度,健全水环境执法协作机制,有效控制工业及高耗能行业等生产污染,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缓解水体面源污染。

■ 推进湖泊明渠生态修复工程

开展鲩子湖长效维护和塔子湖生态修复。2020年,塔子湖、鲩子湖水质稳定在Ⅳ类。实施明渠水质提升工程。

保供水,共享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深化水源地保护工作,2021年,确保堤角水厂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实施堤角水厂、老旧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推进堤角水厂改扩建工程,增加深度处理设施,增加备用水源地,进一步提高供水系统安全性。

■ 完善供水设施建设

2017-2018年,完成重点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等项目。到2021年,全面提升堤角水厂制水工艺,实施堤角水厂现状 20万吨/日提标升级工程,应对取水水源微污染。加大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分五年完成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着力改造老旧社区二次供水设施,解决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 全面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工作。

■ 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扩大中水使用范围,2021年,污水处理厂中水使用率达到20%。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倡导节水减排理念。

各尽其职 守水有责

江岸全面推进“河湖长制”

3月31日上午,江岸区委主要负责人牵头,河长制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乘船调研长江江岸段,并召开首次河长会。

河长们沿途察看了违章拆除、截污纳管、水域保洁、河道治理等情况,并就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会上再次明确河长职责,要求“各尽其职,守水有责。”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江岸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在区级总河长领导下,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相应级别分段河长的二级河长工作体系。

责任清单明确,区级河长负责督导下级河长或相关部门履行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相应的河流管护工作,牵头推进河流突出问题整治、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巡查保洁、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督,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段河流的河长,对辖区段的河流保护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组织对河流突出问题整治、水域岸线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巡查保洁、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督等相关工作的落实。社区协同街道做好河流日常的巡查控管工作。

水、陆、空三管齐下

立体化、高科技治水

为提高巡查效率,江岸区在治水领域率先引进无人机系统,将其应用到小流域治理作业设计、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地质灾害监测、水政执法检查等领域。全区防汛治理作业设计更加精准、水土保持监管更加有力、灾害监测更加有效、水务执法检查更加合理。

江岸区还制定24小时巡查方案,建立巡查网络,通过微信“江岸区水务监管执法群”,对24小时巡查情况及时采集影像资料记录在案,对巡查中发现的非法码头建设、违规沿江堆放砂石等侵占岸线行为,及时向区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报告,形成异动情况反馈报告机制。

为增强辖区水域执法打击力度,保障辖区水与防洪安全,下一步,江岸区还将引入水政执法船,届时,可形成“水、陆、空”、“人、船、机”立体化、高科技作业,打造江岸独特的治水管理体系。

“四水共治” 全民参与 

3月19日,江岸区水务局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等组织了十多所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由武汉绿色江城发起的“湖泊每月清洁日”志愿者活动。

活动现场,水资源保护专家向大家展示了鲩子湖不同时间段的水质情况,讲解了鲩子湖治理与生态修复过程。台北街道“银发护湖队”队员跟大家讲了八年坚持“不准违规垂钓、不准违规放生”保护鲩子湖的事迹,向志愿者们传递了保护水资源的决心。

这类爱水、护水活动在江岸已成为常态。今年围绕“四水共治”,江岸区举办了“四水共治,少年在行动”、“世界水日,四水共治,绿色江城招募‘民间河长’”、“四水共治,全民参与‘湖泊每月清洁日’”等一系列贴近生活的宣传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到治水中来。4月上旬,江岸区还将组织志愿者开展长江岸线清洁活动。

亮点工程

防洪排涝亮点工程:黄浦路泵站是黄浦路水系的主要出口,汇水面积为2.6km2,担负着解放大道以东(三阳路-二七路过江通道)沿线地区的排水。随着沿江地区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泵站抽排能力不足的矛盾日见突出。2011年6月18日,由于黄浦路现状抽排能力不足,使该区域严重渍水; 2015年7月15日暴雨中,永清街一带严重渍水。为解决这一问题,江岸区对该泵站进行改扩建。建成后的泵站可有效提高解放大道、沿江大道、三阳路及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约为3.0km2的城市排涝防灾水平、改善地区居住环境。

水体整治亮点工程:幸福二路明渠全长1.21km。承担幸福二路周边雨水及上游十大家明渠、丹水池地区来水。受解放大道合流污水、建设渠泵站服务范围内污水系统不完善及周边社区污水直排入渠影响,幸福二路明渠富营养化较严重,水体轻度黑臭。针对此情况,江岸水务部门通过截流进入明渠污水、纠正建设渠服务泵站内的雨污混错接节点,幸福二路明渠直排入渠的现状排污口可基本消除,大大减轻明渠黑臭现象。2017年江岸区拟实施建设渠、幸福渠中水回用工程,用于明渠补水,为后湖生态化提供有利保障。

水源地保护亮点工程:鲩子湖湖区总面积约9.4公顷,整体为封闭水体,其来水主要为雨水,原调蓄范围为江汉北路、台北路、台北一路一带的雨水,属于黄孝河排水体系。2014年江岸区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开展鲩子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抽排湖水,沿湖查找渗漏点,截断周边渗漏源;底质改善;逐步种植沉水植物;采用生物网膜技术,提高水体透明度;湖区周边亮化和绿化工程;进行鱼类和底栖动物调控等举措,逐步使得鲩子湖达到规划水质管理目标四类,还原其景观娱乐、生态和调蓄的规划湖泊保护功能。

责任编辑:黄意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