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以防为主 防抗救相结合 我市全面构筑防灾减灾网

  • 来源:长江日报
  • 话题 武汉.防灾
  • 分享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9个防灾减灾日, 今年“5·12”的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 提高基层减灾能力”。5月12日上午,湖北省暨武汉市在江汉区泛海国际城市中心广场举办了“5·12”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

武汉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易涝易旱,且灾情严重。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征程中,市减灾委以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定信心,狠抓落实,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预警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气象预报是防范自然灾害的基础,近年来,武汉市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建有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监测站,11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5个大气垂直水汽探测站、14个闪电定位监测点;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实现全天候暴雨监测;建成了极轨、静止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和全国标准化电离层(空间天气)监测站,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的气象立体检测体系初步形成,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武汉市气象局开发了武汉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在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基础上,制作武汉市24小时内每小时、72小时内每3小时1km×1km、3km×3km、10km×10km的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和预警服务产品,并充分利用手机APP、网格化气象服务系统、电视等信息发布载体,发布电话气象预警预报产品,有效推动大城市气象服务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落地新方式。目前武汉市初步建成了以短时天气预报、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等业务为主的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开发完成了预报工作平台、城市气象服务平台、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平台、短时临近预报系统、雷达综合显示系统、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平台等多种业务平台,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稳步提高。

在《武汉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5-2020年)》和《武汉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暴雨精细化监测预警工程,建立精细化降水预报预警系统,实现1小时时间分辨率、1公里空间分辨率的暴雨预报预警。建立长江、汉江防汛气象服务系统,中小河流和水库防汛气象服务系统,城市内涝气象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水文信息共享,为防汛排涝决策提供依据。

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断加强

武汉市有着两江四岸,被称为百湖之市,全市共有堤防807公里,其中长江堤防307公里,汉江堤防112公里、重要连降直流堤防388公里,形成汉口、武昌、汉阳三个独立的防洪保护圈以及新城区14个防洪区。我市附近有杜家台等6个分蓄洪区,市辖蓄洪面积2186.6平方公里,杜家台蓄洪区建成50年来共分洪运用21次,全市有水库277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6座、小型268座,总库容达到8.8亿立方米。面对水岸线长、水面宽的情况,为了加强防范水灾的能力,目前,长江、汉江堤防整险加固已经完成,武昌、汉口、汉阳三大防洪保护圈堤防防洪能力全面达标,主要连江支流堤防除险加固基本完成,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大中型水库整险加固基本完成。

在城市排涝方面,2013年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率先完成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专项规划(2013-2030年)》,明确了近远期工作目标。在“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增泵站抽排能力230立方米/秒,武昌东湖、沙湖水系,汉阳沿江区域、汉口常青地区、东西湖水系、海口地区等排水防涝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后湖四期、南湖连通港、江南泵站、童家湖泵站等37个重点项目,促进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进一步大幅提升。计划到2018年,完成干堤重点险段整治,确保长江、汉江干堤安全抵御1954年型、1998年型洪水;主要连江支流全面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全面完成8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灾后排水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新增泵站抽排能力1000余立方米/秒,新改扩建主干排水管渠200公里,中心城区排水泵站抽排能力翻番,全市主干排水系统基本完善。到2020年,重要中小河流达到国家批复的30年一遇防洪标准;重点民垸堤防防洪能力达到灾后重建计划批复的10年一遇防洪标准;基本建成山洪预警防治体系,全市水库信息化全覆盖;基本完成三环线内江滩公园建设;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水平”。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有助提高防涝能力

2015年4月,武汉市获首批(16个)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青山、四新示范区150个海绵化改造项目列入年度“十件实事”。两个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经评估显示,经受住了2016年洪涝灾害考验,渍水点较往年有所减少,防涝能力大幅提高。

武汉,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易涝易旱且灾情严重。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征程中,市减灾委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定信心,狠抓落实,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提升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救灾工作要求和规划, 加强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实现与省减灾委员会业务工作顺利对接,推进减灾交流与合作,顺利协调开展全市重大减灾救灾活动,指导各区开展减灾工作,我市于2009年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武汉市减灾委员会,减灾委下属39个成员单位,办公室设立在市民政局,负责防灾减灾的日常工作。在减灾委的指挥协调下,各成员单位按照相关职能,狠抓防灾减灾工作落实,特别是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为使减灾救灾工作程式化、规范化,建立起全市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市减灾委根据我市实际,陆续出台了《武汉市救灾应急工作规程》、《武汉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武汉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指导标准》等文件,编制完成武汉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通过制度化建设,有效保障了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全市防灾减灾的工作水平显著增强。 

多措并举,积极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一是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每年利用举办“5·12国家减灾日”集中宣传教育周和“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的契机,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和村务公开栏、社区公示墙等形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基础。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推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深化发展,市民政局按照国家和省民政部门的要求,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民政工作的目标。市减灾委、市民政局专门下发了《武汉市减灾示范社区检查验收标准》。各区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7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63个,其中国家级76个,省级96个,这些示范社区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以点带片、以片带面,有力引导和全面推进了社区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设置避难场所。将避难场所的设置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收效明显。社区普遍利用休闲广场、地下停车场、空旷的花园、辖区学校操场以及部分宾馆,作为避难场所予以建设。所有避难场所都制作了标牌,并根据社区疏散的实际情况,设置了逃生路径,在醒目的地方制作了明显的指示标识。有711个社区设置了避难场所,并设置了疏散逃生路径和标识。截至目前,全市二类以上避难场所有404处。设立基层物资储备室。社区普遍将有限的办公用房腾出一间,作为减灾应急物质储备室。储备室存放有消防器材、棉被、衣服、应急灯、手电筒、救援绳等救灾物资,不便保管的救灾物资,与超市签订物资供应合同,保证灾害发生时及时供应所需物资。成立武汉市减灾备灾中心,备灾物资的仓库储备面积达到10000,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强化防灾减灾队伍建设。以加强志愿者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防灾减灾队伍,通过举办灾害信息员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灾害预警处置水平,提高基层防灾减灾的能力。目前,全市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有1.7万余人,基层灾害信息员有3683人。

积极应对,全力做好非常态下的救灾工作。2016年,我市遭受了98+的特大暴雨洪灾害,全市受灾人口106万,因灾死亡15人,倒塌房屋4049户10556间,各类直接经济损失约53亿元。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启动Ⅲ级、Ⅱ级救灾应急响应,共转移安置灾民26.3万人次,最高峰时布设集中安置点83个,集中安置灾民2.6万人次,紧急下拨救灾资金5168.6万元,调拨各种救灾物资近3万件,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灾情稳定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共重建符合条件倒塌民房1130户,维修损房1112户,灾民于11月底陆续搬入新居。为保障灾民温暖过冬,及时开展冬春救助,共发放救助资金2687.174万元,慰问救助因灾生活困难群众99631人,发放棉衣裤5680套,棉大衣770件,棉被8176床,毛毯1780床。全年用于生活救助资金累计达到1.4亿元。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减灾日”,我市启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国家综合减灾

示范社区标准

一、基本条件

1.社区居民对社区综合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

2.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3.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活动。

二、基本要素

(一)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机制。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全面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

2.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3.组织编制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4.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目标和计划。

5.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确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共同参与社区综合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6.组织社区开展综合减灾绩效评审。

(二)开展灾害风险评估

1.采用居民参与的方式,开展社区内各种灾害风险排查工作。

2.明确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分布,针对风险落实了对口帮扶救助人员和措施。

3.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编制并知晓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三)制定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1.预案明确在社区设灾害信息员,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了监测制度,灾害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实。

2.预案明确了特定手段和方法,能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3.预案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有针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对应救助措施。

4.预案中有社区综合避难图,明确了灾害风险隐患点(带),应急避难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径、脆弱人群临时安置避险位置、消防和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位置等信息。

5.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隐患排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四)经常开展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1.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2.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设置防灾减灾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置安全提示牌等,开展日常性的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经常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4.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灾减灾培训,适时开展社区间减灾工作经验交流。

5.每年印制分发社区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五)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1.通过新建、加固或确认等方式,建立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所。

3.避难场所标有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4.社区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

5.居民家庭配有针对社区特点的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

(六)居民减灾意识与避灾自救技能提升

1.居民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

2.居民掌握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在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不同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灾害、火灾等)发生后,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帮互救等基本技能。

3.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防灾减灾活动。

(七)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动员与减灾参与活动

1.社区建立了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义务培训等,配备了必要的装备,并定期开展训练。

2.社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主动参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与演练等社区减灾活动,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经常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等。

3.社区内学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能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居民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

4.社区内的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关注社区脆弱人群,提高社区救护能力。

5.社区内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吸收各方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1.社区建立综合减灾绩效考核工作制度,有相关人员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等制度措施。

2.社区定期对隐患监测、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3.社区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考核,对不足之处有具体改进措施。

(九)档案管理规范

社区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档案信息在内的规范齐全、方便查阅的综合减灾档案。

(十)社区综合减灾特色鲜明

1.在社区减灾工作部署、动员过程中,具有有效调动居民和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

2.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中,有独到的做法或经验,如利用本土知识和工具,进行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来人口减灾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日常综合减灾工作,如建立社区网站、社区网络等。

4.社区引入了风险分担机制,倡导居民开展社区各类灾害保险工作等。

5.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中具有地方特色。

防灾减灾必须从基层抓起

“十三五”期间,市减灾委将继续发挥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立多灾种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显著提高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提升城乡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二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构建成市、区、街(镇、乡)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使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进一步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力度,规范救灾资金合理使用,实现救灾资金社会化发放全覆盖;不断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村)普遍建立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促进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技能明显提高,防灾减灾知识在校学生得到全面普及。

武汉市减灾委、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李德波介绍,按照国家和省减灾委的要求,举行“5·12”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就是要在全市掀起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热潮,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及广大民众自救互救的技能。

3683名灾害信息员覆盖全市

武汉市减灾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有3683余名灾害信息员,并制定了一二三级救灾预案。

据了解,我市1319个社区和近2000个村都配有灾害信息员,市、区、街民政部门也有灾害信息员,全市已经做到了灾害信息员全覆盖。

市减灾委和市民政局要求,灾害信息员必须有责任、有担当、一切行动听指挥。平时做到对辖区了如指掌,特别是对困难群众家庭关爱有加,灾害来临之前要对辖区进行地毯式灾害排查,及时转移群众和相关物资,同时做好灾情预报;灾害来临之时,在及时报灾的同时,做到及时帮助查灾、救灾、核灾;灾害发生后,应该帮助受灾群众做好恢复灾后重建工作。

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市减灾委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家和省的工作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牢固树立综合减灾和灾害风险管控理念,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为促进平安武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已创建“综合减灾示范街道”7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6个,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16年,我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全市军民奋力抗洪抢险救灾,实现了“灾情98+,损失98-的”目标,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水平跃上新台阶,目前,我市已经筑起防灾减灾网。

李德波说,今年防灾减灾工作重心放到基层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是国计民生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设安全城市的保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要求,防灾减灾必须从基层抓起。”

责任编辑:黄意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