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132个开工项目总投资2336亿元

  • 来源:长江日报
  • ?郑汝可
  • 话题 总投资武汉
  • 分享

轰轰烈烈抓招商,扎扎实实促落地。11日,我市迎来一批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336亿元的132个项目在各区(开发区、功能区)落地。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市长万勇,市政协主席胡曙光等出席项目开工暨现代产业园和科创小微企业园(统称“新两园”)建设大会。陈一新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乘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股强劲东风,确保我市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双推进、双突破、双跨越”,尽快把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转化为赶超发展的显著成效,为复兴大武汉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今年1—9月,我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签约投资金额超过1.5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3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3%;签约投资规模亿元以上的项目517个,是去年全年签约数的2.3倍;引进投资规模10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95个、大型央企投资项目58个、中国民营500强投资项目32个,均创近年历史新高。1—8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604.5亿元,扭转了去年同期负增长局面,较去年同期加快20.9个百分点,总量为历年同期最高。

“我市招商引资项目规模之大、质量之好、落地之快,令全市上下倍感振奋、倍添信心!”陈一新说,当前,武汉已成为最受投资者看好的城市之一;武汉干部的精神作风、服务效率,已成为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他勉励大家齐心协力,再战80余天,确保今年实际到位资金超过7000亿元,力争达到8000亿-10000亿元;力争往年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年内实质性开工达到2/3以上,力争今年新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实质性开工达到1/3以上。

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早投资、早启动、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陈一新具体部署,要狠抓政策宣传保障,深入研究制定突破性政策举措,兑现已经作出的政策承诺,广泛进行政策宣传。要狠抓审批服务优化,加快推进中介服务审批改革,取消“红顶中介”,探索为新引进工业项目免费提供项目建议书等中介服务,将水土保持等中介评估事项由企业所在园区统一编制并集中报审;要推进“三办”改革再上新台阶,尽快实现全市政务数据实质性共享;要探索“包容性”审批,探索工业项目“先建后验”。要狠抓要素支撑,优化土供供给,实行“亩产论英雄”,鼓励向空中要地,盘活土地存量;要搭建银企对接、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对接平台,精准培养蓝领工人。要狠抓“新两园”建设,推进园区功能化、智慧化、绿色化升级发展。要狠抓跟踪服务,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对口联系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工作机制、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签约项目跟踪督查,将重大项目落地进度纳入绩效考核,实行每月排名公布;对服务不到位、政策不落实、承诺不兑现、项目推进不力的部门,要严肃追责问责。

陈一新强调,“新两园”是我市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也是武汉打好工业翻身仗的着力点和主抓手。他要求,要按照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的“五集”发展模式,抓好“新两园”建设。各开发区、新城区、跨三环中心城区都要至少建成1个现代产业园;中心城区要各建成3-5个科创小微企业示范园;鼓励开发区、新城区和跨三环中心城区建设和改造升级一批科创小微企业园,确保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来了即可落地。陈一新指出,“新两园”建设要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围绕1-2个主导产业,培育引进一批领军企业,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同时完善园区服务功能;要推进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发展共享经济;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守环保准入门槛,提升园区生态建设水平。

万勇指出,要创新建设模式,加快探索“园区+新产业”“园区+新主体”“园区+新模式”,以产业规划划定园区规划,面向“四军三名”,面向大型央企、知名外企量身定制一批特色园区,实现共建共享共生共赢。要突出内涵发展,推动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开展“零土地”技改,最大力度压减低效低端产能,为高效高新产业腾空间;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向立体空间要效益,提高开发强度,确保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推动产业低碳,牢牢守住环保红线,减少园区资源消耗和排放,打造绿色循环生态化园区。要优化制度供给,进一步创新园区发展政策,进一步深化“三办”改革,进一步服务好企业,确保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倍增、效益倍增。

10日,陈一新、万勇等会见了利嘉实业(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隆基、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在胜等部分企业嘉宾。

会上印发了我市开展“局级干部联系服务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工作方案。市领导陈瑞峰、张曙、蔡杰、胡亚波、程用文、胡洪春、徐洪兰、陈光菊,武汉新港管委会工委书记张林,东湖风景区工委书记黎东辉,临空港经开区工委书记陈邂馨,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参会。

责任编辑:张曦予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