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房地产市场不会整体转向下行

  • 来源:南方日报
  • 李广军
  • 话题 房地产市场
  • 分享

最新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多个热点城市10月份市场成交环比下降,如南京、杭州、北京、合肥、东莞、佛山等,成交环比9月下降20%-70%;监测的14个重点城市10月新建住宅成交环比9月下降20%。有些城市虽然10月份网签量环比9月上升,但主要还是网签时间有滞后、或交易赶在调控实施日前集中抢闸等原因造成的,调控后购房客户上门量、签约量都减少。

由于所在区域的不同,即使同处于一二线城市,在这一轮房地产上升、调控都有城市间分化的特点。专业分析机构普遍预计,其后续市场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地产研究院人士就认为,不同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前期房价和地价飙升幅度过大、市场投资性需求比重高的城市,或许市场调整的幅度会相对大,调整时间会更长一些;前期市场表现相对温和,自住、改善或长期理财投资型需求主导的城市,市场调整的幅度相对小,调整时间也会相对短。从各城市不同调控政策看,也体现出本轮调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特点。

而从长周期来看,中国房地产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中,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中国经济增速虽回落至中高速,发生衰退的概率不大,今后10年至更长的时间经济增长乐观,快速城镇化的动力,改革、创新以及转型升级,都可释放变革更多全要数生产率增长,政府主导力与应对危机方面具有优势,作用强大。房地产向上意味着房价、地价长期来看依然是上升的。

事实上,当前市场关注的聚焦点,在这次调控对房价、地价的具体影响,会否带来房价、地价双双下行的影响?

分析人士就认为,各城市房价、地价走势受调控政策措施、市场因素、城市价值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

首先,就调控而言,限购越严、地价管控越严,市场所受影响越大。其次,市场因素主要从供求关系、投资和投机占比、本轮房价与地价涨幅三个维度去衡量。土地供应、住宅供应少,需求大,供求关系紧张的城市,房价和地价所受的影响相对小;而市场炒作成分高、房价涨幅巨大的,回调可能也大。再次,城市综合价值通常以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吸纳力、收入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衡量,业内关于一线城市、二线核心城市、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城市的划分就反映城市价值的差异。城市价值越高,对政策限制的承受力越强,市场自我修复能力越强,房价、地价波动调整的时间越短,持续向上的趋势明显。

以珠三角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例:广深同属一线城市,城市吸纳力强,外来人口大,供求关系偏向于供不应求,限购均比较严格,这是共性。但这两个城市差异也显著,深圳对二套房贷限制比广州严,前期房价地价升幅巨大,投资投机需求占比大,外来人口流入量大,广州前期房价地价上升幅度相对较小,时间也滞后,自住改善需求构成更多,供应相对要充足一些,因此,综合看两个城市的后市表现,预计深圳房价、地价回调会相对明显一些,市场消化调整的时间相对长,广州的调整会温和很多,房价、地价还有上升空间。

而佛莞毗邻一线城市,同属于一线购买力外溢的二三线城市,产业以二产为主,对外地人限购只限第二套,供求大致均衡,房价、地价与相邻一线城市相比处于洼地,前期价格涨幅较大,这是它们的共通点。它们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限购方面东莞更严,全覆盖,来自深圳的投资性购房较多,由于前期去化量大,库存和供应相对少,处于阶段性供不应求,佛山只是局部限购,来自广州的购房需求自住成本较大,广佛同城联系更紧,市场供应尚充足,预计两个城市市场会有所调整,相比之下,可能房价较地价的调整明显,因为房企还会继续投资进驻布局,只是拿地会谨慎一些,而来自深圳的投资购房退潮后,东莞房价回调难以避免。

就本轮调控影响而言,分析人士认为不同城市的房价、地价出现分化走势的几率很大。

责任编辑:张曦予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