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从“汉阳造”到“马蹄莲” 武汉产业地标与产业迭代共鸣

  • 来源:长江日报
  • 康鹏
  • 话题 地标
  • 分享

光谷未来城马蹄莲大楼及华为武汉基地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一栋楼,一个地标,一部凝固的史诗。

从烟囱林立、铁水飞溅的“汉阳造”、武钢,到大规模流水线、机器手臂挥舞的汽车工厂,再到造型“科幻”、绿色仿生的“马蹄莲”科研大楼……其背后隐约折射出武汉产业变迁的一条路径:从“过去时”到“进行时”“未来时”;从“钢之城”到“车之城”“芯之城”;从“钢铁巨人”到“汽车巨人”“光电巨人”;从工业化到数字化、信息化;从“铁与火”到“芯与屏”。

从世界版图上找城市方位,在国家战略中担城市使命。武汉,在产业强国的每个时代潮头上,勇担使命,引领变革,屡次成为“国之重器”的重要孕育地、策源地、承载地。

一项“高质量发展看武汉,产业新地标再发现”评选,吸引了投票点击近10万次。参选的80余个产业地标,清晰地见证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武汉产业的变迁脉络和未来走向。

钢之城:

从龟山到青山

“铁与火”挺起国家脊梁

“不是武钢发展慢了,而是武汉发展太快了。”观察人士表示。数据显示,去年,武钢五成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今天,钢铁业产值占武汉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不到6%。曾几何时,武汉是一座“钢的城”,钢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强,“武钢打喷嚏,武汉就感冒”。

1890年,龟山,汉阳铁厂动工兴建。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其产量曾一度占全国的96%。

龟山下的铁与火,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也奠定了武汉产业百年之基。连绵十里的“汉阳造”工业走廊,如林排列的高大烟囱,成为那个年代的产业地标,代表了最高生产力。

时光的齿轮拨转,半个多世纪后,1958年,青山,武汉钢铁厂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新生的共和国沸腾了,现场2万多人集会庆祝。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社论《贺武钢出铁》。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工业化时代,钢产量不仅决定了城市经济,而且决定着国家硬实力。

作为国之重器、城市脊梁,新生的武钢在规模、技术上均达到世界一流,不止成为武汉产业地标,同时也是共和国“长子”、中国产业地标。它既是物理地标,也是精神地标。

“汉阳造”开启了武汉乃至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武钢等一批重点项目则奠定了武汉的工业基础,挺起了中国的工业脊梁。

时代在发展,武钢在浴火重生、华丽蝶变:煤灰和烟尘逐渐被绿树、红花取代,“花园式工厂建设委员会”应运而生,“拆房建绿”,打造与城市和谐共生的一流城市钢厂。

车之城:

梦想照进现实

车轮上的第一大产业

三角形外观、状如一片迎风远航的帆,东风大道旁,东风汽车公司总部大楼巍然矗立。这是湖北产值最高的建筑:去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连续10年跻身“世界500强”,堪称“湖北首席产业地标”。

汽车,作为现代大工业的代表,曾经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改革开放之初,拥有轿车曾是中国人,也是武汉人的梦想。

1983年以前,武汉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改革开放后,武汉产业结构老化,排名不断下滑。

武汉下定决心:结构转型,发展新产业。此时,二汽(即后来的东风汽车公司)正好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合资,建设30万辆轿车项目。武汉使出浑身解数,将这个项目“抢”了下来。

1991年5月16日,中法合资汽车项目在沌口开挖第一锹土。次年10月,首辆富康牌轿车下线,武汉人终于圆了“汽车梦”。

28年间,武汉汽车产业实现“裂变”:一座座全球顶尖的工厂拔地而起,20万名产业工人、大批科技人才纷至沓来,“一辆车”逐渐裂变为“一座城”。

2010年,汽车产业第一次超越钢铁产业,成为武汉第一大产业。造车的梦想照进现实,武汉从此成为“车之城”。

连续8年,汽车产业蝉联武汉第一大产业宝座。2018年,武汉汽车产量达170.38万辆,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有名的“车都”。

在武汉地图上,陆续出现了东风大道、车城南路、车城北路、通用大道等地名。一座座顶尖的汽车工厂也成为武汉产业地标。

通顺河边,龙灵山下,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建设中。新能源、无人驾驶,“下一代汽车”将从这里策源,一座新的产业地标也即将崛起。

芯之城:

从钢产量到硅含量

争夺全球创新话语权

对标硅谷,光谷立下“军令状”:3年建成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光谷,曾经是武汉“地图外的两厘米”。43年前,在武汉邮科院厕所边上一个由清洗间改成的实验室里,我国第一根光纤诞生。

“我1973年提出要发展光纤的时候,大多数人不相信:‘用玻璃丝怎么通信呢?’”“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说。

如今,光谷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最大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是国家四大集成电路基地之一。

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创新团队已在光谷集结,自主创新的“场”已蔚然成形:

国家存储器基地,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已实现量产;

中国信科,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近300亿人同时在线通话;

华星光电,全球最大的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已经建成;

……

近几年,以光谷为主战场,武汉“芯屏端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为国家破解“缺芯少屏”的“卡脖子”困局,并培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力争成为世界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代表中国争夺全球创新话语权。

光谷广场往东,14公里处,地平线上崛起一栋花朵造型的建筑——“马蹄莲”,造型抽象、科幻,未来感十足,是光谷的象征,是武汉新的产业地标。

从钢产量到硅含量,在每一次产业变革中,武汉敢于主动破局,逐梦新产业,再造新基因。

今天的武汉,产业结构早已今非昔比:改革开放之初的冶金、机械、纺织“三驾马车”,已发展为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1大支柱产业。

武汉产业地标加速演进、迭代。在光谷、在车都、在临空港、在新洲,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四大国家级新基地平地而起,给大武汉赋予新内涵。

观察人士认为,近年来,不断刷新的武汉产业地标背后,代表了武汉经济奔涌向前的活力。这些产业地标犹如一个个前沿箭头,楔入了世界经济的各个核心领域。

从“钢之城”到“芯之城”,武汉的城市竞争力与产业迭代共鸣。



责任编辑: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