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60天坚守,双肺移植的老刘可独立行走了

  • 来源:长江日报
  • 罗兰
  • 话题
  • 分享

    协和医院医疗团队探望刘强。 

    协和医院供图


    “老刘能独立行走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肺移植患者刘强(化名),在康复第60天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令救治他的医护团队备受鼓舞,也为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器官移植及其术后康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祝全体医护人员端午安康,平安幸福,谢谢你们!”端午佳节之际,老刘写下的几行字,虽然有些歪歪斜斜,但是这意味着他的手指肌力正在恢复,这对日夜守护的医疗团队来说是最动人的祝福。

    只有肺移植,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勇担风险医患携手闯关

    54岁的刘强今年1月底确诊新冠肺炎,2月11日起持续接受人工膜肺氧合(ECMO)治疗。经过2个月的奋战,4月11日刘强的核酸检测终于转阴。但是太长的病程导致其仍广泛肺间质纤维化,伴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并累及多器官衰竭。

    来自国内重症医学科及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等各相关领域20余位专家多次集结,讨论“老刘能不能做肺移植?”“只有进行肺移植,才有活下来的可能,宁担风险也要闯关。”激烈的争论后作出抉择,获得国家卫健委的认可。

    术前,按国际惯例履行肺移植“知情同意”手续,虚弱的刘强表示听明白了意思,随后微微点头,按程序重复问了一次,仍然点头。“这一点头是患者莫大的信任和托付!”作为刘强肺移植团队负责人,董念国教授深感重任在肩。

    4月24日,一位山东脑死亡患者的供肺运抵武汉。刘强作为全球使用ECMO术前辅助时间最长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患者,在董念国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双肺移植手术。

    老刘就这样从死亡线被抢了回来。

    医护团队两个月来日夜守护

    老刘每多走一步路都会喜悦记下

    术后,由14名医生和31名护士组成的医护团队,24小时轮流守护在刘强身边。4月28日,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组成的康复治疗团队加入,专门为刘强制定了缜密的康复治疗方案。医护团队在康复治疗师的配合下,每天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功能锻炼、营养支持以及心理康复,并以胸廓扩清手法辅助患者排痰。

    老刘的病情时有反复,医护团队为他专门建了一个业务群,实时发送老刘的各项指标,讨论治疗方法。有时半夜三更,群里不断有消息传来,术后管理组组长史嘉玮教授迅速决策,给出诊疗意见。只要遇到突发情况,她会立即赶往病房进行处理,守候到天亮。

    每一位团队成员牵挂着老刘的点滴进步,有时发一张老刘的笑脸到群里,医护人员会开心一整天。“5月11日开始进食;5月14日可在帮助下维持床边坐位平衡;5月17日可在搀扶下站立;5月18日可用康复脚踏车进行自主锻炼,目前可以独立走135步,独立站10分钟,原地踏步5分钟……”每一个细微的记录,藏着医护团队的用心和喜悦。

    “无论多苦多难,我一定坚持下去!”

    坚强老刘不畏艰辛努力前行

    “患者目前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6月24日,董念国教授探望刘强后颇感欣慰。病房里,刘强推着载有两箱药品的小车蹒跚向前,“可以连续推6圈,很了不起!”

    每一个细微动作的学习,都是医患长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二三四五,动作慢一点,拉起来再缓缓放下去……”在协和西院,护理组杨林杰护士长指导刘强左手拉着弹力带,借助弹力带的弹力将左脚慢慢抬起,逐步恢复四肢肌力。

    目前老刘的肌力已从一级恢复到四级。他的意识清楚,发音清晰,能平躺抬头活动,头部能离开枕头,能点头摇头,在做抬头运动的时候可以带动肩部抬起,能够自主完成给出的运动指令。

    最近老刘学会了玩手机、斗地主,能和家人进行简短的视频交流。端午节到了,他更加思念亲人,他用沙哑的声音慢慢告诉医护人员:“我很想念老母亲、妻子和女儿……”他拿起笔颤颤巍巍写下激励自己的话:“无论多苦多难,我一定坚持下去!”眼角被泪水打湿。

    抗感染、抗排斥是器官移植术后管理的难点,由于新冠病毒的侵袭更增加了许多未知,而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还有一段艰辛而漫长的路程,老刘依然还在闯关,他很努力。

    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协宣


责任编辑: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