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用更锋利的科技尖刀应对传染病

  • 来源:长江日报
  • 柯美学
  • 话题
  • 分享

访谈嘉宾黄朝林(中)、姚群(左)与访谈主持人互动。       

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

访谈嘉宾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 黄朝林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 姚群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凭借科研力量,最先发现病原体,为抗击疫情赢得先机。

近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参加长江日报策划推出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院长访谈”时说,人类应对各类新的传染病,最终是依靠科研力量来取得进展和突破。金银潭医院会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依靠科研力量,将应对各种传染病的科技尖刀打磨得更锋利。

最早开展病理学研究

访谈中,黄朝林回忆了金银潭医院应对疫情的表现。他说,2019年12月29日上午,他在医院查房。当日下午2时许,他接到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打来的电话:湖北省新华医院有7名病人得了不明原因肺炎,需要金银潭医院派出专家一起看一看。

黄朝林赶到现场后,将病人的资料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并看了病人的片子。考虑到具有传染性,专家把病人单独安置在不同的房间里。当日下午,这些病人被集中转移到金银潭医院。

“当时处于冬季,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流感,流感引起肺炎比较多见。我们做好防护后,立即对病人实施进一步流行病学检查和采样。”黄朝林说,他们通过患者的鼻腔,进入肺部,收集好样本,再送出去做检测。最后,通过基因测序,最早发现病原体,发现它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这为下一步治疗和诊断赢得了先机。

为突破新冠肺炎患者诊断和救治的瓶颈,2月中旬,金银潭医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示,开展临床病理学研究工作。2月16日,首例新冠肺炎尸体解剖在金银潭医院完成。14小时后,该院又完成了第二例尸体解剖。随后,该院在负压手术室共完成18具尸体解剖病理学研究。最先5例尸检的病理变化结论被纳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供了新冠肺炎病理学基础,受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高度表扬。

抗击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设置21个病区、900多张病床,全部用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先后收治2800多名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

提升传染病诊疗科技能力

当前,武汉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访谈中,黄朝林说,金银潭医院今后会更加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持续加强平战结合机制;另一方面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传染病诊疗科技能力。

2015年,金银潭医院成为国内首批使用ECMO救治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位之一。2017年,该院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平台(GCP)获批。

今年4月3日,金银潭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传染性疾病诊治研究中心。根据协议,双方将强化传染性疾病诊疗领域的协同创新。

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姚群针对医院加强科研力量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互相学习,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将加强多学科培训,扩大诊疗业务面,提升应对患者复杂情况的诊疗能力,取长补短。“平时的科研抓上去了,医护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抓上去了,到了战时,整个传染病医院的‘作战能力’就会更强。”

姚群说,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强调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公立医院要继续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切实感受到病人的痛苦

访谈中黄朝林谈到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经历。他说,今年1月22日,他的肺炎开始发作。当时,他在办公室上班,先是发烧,后来全身发软、不断出汗。接下来,他持续发烧接近20天。在发烧过程中,他还伴有明显剧烈的咳嗽,有明显的喘息、缺氧、胸闷。“那个时候,我拿水杯喝口水都有点困难。由于缺氧,人有一种濒死感,就像在潜水游泳的时候,整个人在水里憋着,有人按着你的头,你没法呼吸。”黄朝林说,“通过这次经历,我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

治愈后的黄朝林经常跟医生、护士说,大家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为病人着想。比如,医院常有病人体温达到38℃,病人很紧张。如果医护人员不给予一定的处理,不给予安慰和引导,病人就会很焦虑。今后,医院会加强从病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教育培训。

长江日报记者柯美学 通讯员李洁


责任编辑: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