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助力武汉成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城市

  • 来源:长江日报
  • 吴曈
  • 话题
  • 分享

一家参展商展示的智能飞行器。据介绍,该飞行器充满一次电只需要半小时,一次满电可飞行半小时,时速

可达一百公里。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11月19日至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召开。这也是我国5G+工业互联网领域首次国家级大会。

“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5G+工业互联网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量。”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业务资源处处长林啸表示,召开首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意义非凡,落户武汉更有深层次含义。

■ 大会吹响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集结号”

林啸表示,过去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起步期。召开首届大会,既是对过去3年发展的一次总结与回顾,更是为下一步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吹响“集结号”。

5G与工业互联网,为何需要“+”?林啸认为,5G并非“4G+1G”的简单叠加,5G拥有三大场景: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性,大连接。“如果说4G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那么5G将足以改变整个社会。”林啸表示,未来,超过70%的5G应用将落脚于制造业等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工业互联网的升级需要实现全产业链、全要素的互联互通,更加需要灵活的无线技术,首当其冲的就是5G技术,“从根本上而言,5G与工业互联网本就是互相吸引、相互连接”。

■ 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汉举行

“湖北是工业大省,也是信息通信大省,有产业基础。大会定在武汉召开,是理所应当的选择。”林啸表示,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湖北武汉疫后重振的关键时期,工信部将首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放在这里举办,意义重大,既是对武汉“搭把手、帮一把”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帮助湖北武汉加快经济复苏,巩固、放大基础优势,促进行业交流合作,推进技术示范应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同时也是对湖北武汉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林啸说:“武汉用较短的时间控制住了疫情的传播,更加坚定了把首届大会定在武汉召开的决心。”    

■ 助力武汉打造成工业互联网领域标杆示范城市

林啸认为,通过首届5G+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将对湖北相关产业发展起到鼓舞、带动作用,助力武汉打造成工业互联网领域标杆示范城市。

据悉,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4个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与武汉。“通过打造示范基地,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产生5G+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示范引领效应。”林啸说,武汉拥有全国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同时,也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国家顶级节点城市之一。除武汉以外,这一枢纽目前也仅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座城市。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 发展优势

工信部已批复武汉

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当前,武汉市正以建设全国一流的5G网络为先导,以发展全国一流的5G产业为主体,以形成全国一流的产业应用为支撑,加速建设全国工业互联网的技术策源区、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武汉明年确保实现5G网络市域全覆盖

目前武汉已建成2万多个5G基站

明年将建成5G基站3万个以上

确保实现5G网络市域全覆盖

◎支持中国信科建设5G研发生产基地

在产业生态上,支持中国信科建设5G研发生产基地

支持产业链企业大力发展5G传输、承载网、终端等产品

全方位的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

◎全市近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

对全市近3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诊断和智能化改造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已开通武汉首个独立组网的商用5G网络

全市建设开放测试道路达110公里,在全球率先实现载人载物商业化试运营

◎武汉打造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及行业级平台

工信部已批复武汉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围绕“网络+标识”“创新+人才”两个方向重点建设

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创新中心

工业互联网网络研究中心

工业数字化设计中心

打造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及行业级平台(驻京记者柯立)

■ 发展状况

武汉发展“5G+工业互联网”

具备五大有利条件

◎产业基础雄厚

集聚了中国信科、长飞光纤、联想等100余家光通信、5G移动通信企业

◎场景应用潜力大

武汉正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创新支撑较强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国家数字化设计

与制造创新中心

◎典型应用汇聚

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9个

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项目14个

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7个

◎专业人才众多

信息与通信领域的56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

42所高等院校 60余位院士


责任编辑: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