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log

格力地产“变形记”:一个传统地产商的华丽转型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张晓玲
  • 话题 格力地产
  • 分享

6.jpg

鲁君驷表示,房地产业只是格力地产的三大产业之一,公司的资源,更多在于几年前开始布局的海洋、口岸产业。而越来越高的土地获取成本,正是格力地产转型的真正动因。

珠海,这个向来静谧安逸的沿海城市,已成为2015年以来房价上涨的先锋之一;而相比房价,地价的上涨更为明显。

作为珠海本地开发商主力,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驷却显得云淡风轻。8月26日,格力地产在珠海拍下了一幅区域最高价地块,楼面地价2.9万/平方米。

但这并不是格力地产的常态。鲁君驷说,房地产业只是公司的三大产业之一,要做“精”而不是做多,目前主要聚焦珠海、上海及重庆三大城市;格力地产的资源,更多在于几年前开始布局的海洋、口岸产业。

沿着珠海市的“一带九湾”,格力地产已经拿下了海岛、农庄、口岸、人工岛等40多个项目,未来将分享珠海城市发展的红利。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鲁君驷表示,格力地产已不是传统的房地产商,在多板块产业的基础上,公司将多元化发展,未来将变为城市综合运营商和资本管理者,时机成熟时,格力地产或将改名。

越来越高的土地获取成本,正是格力地产转型的动因。

格力拿高价地块逻辑

提起格力地产,总会让人以为它是格力电器的子公司。但实际上,格力地产与格力电器并无多少关联,仅曾同属于格力集团。

格力地产在2006年由鲁君驷创立,从一个小小的项目开始做起,逐渐摆脱格力集团的影响,并在2015年,通过股份无偿划转给珠海投资控股,形成了事实上的“单飞”。

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个问题让格力地产很苦恼:获取土地的成本太高了。

“做房产开发商,不通过公开招拍挂,你怎么能拿到原料呢?但是政府的土地供应数量与需求量是完全不成比例的,最后一定会导致疯狂。”

鲁君驷说,今年以来的“地王”现象,是土地供应的模式——计划供地,单一的出让方,无数竞争者——必然导致的结果。

这是格力地产转型的真正动因。他们认为,高地价不能让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可能有一两个城市,要用国际化的地位去衡量,还有很多增长的空间,但是这种城市极少。

这也就形成了公司的拿地逻辑:在一两个具有国际化地位的城市高价拿地,其他城市不可能再用这种方式。

从格力地产的拿地记录来看,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区域高价。

早在2009年12月3日,格力地产就以66.15亿元巨资拿下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区域最高价地块——格力海岸项目,至今仍在售。

而2014年拍得的上海“浦东单价地王”,楼板价65832元/平方米;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地块则于今年5月拍得,格力拥有70%权益,被冠以“泗泾地王”之称。

鲁君驷说,目前,格力地产业务只限定在珠海、上海和重庆,其他的城市都没有进。

另一边厢,自2013年起,格力地产启动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出以城市综合运营商为目标,依托珠海,布局海洋、口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这也是后来的“3+2”产业生态的雏形。

“我们用非常低的成本进入了一些领域。现在做的港口、码头、海岛等,30亿可以做这么多项目,这也是投资者追投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格力地产不做地产了。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目前珠海国资委旗下共有7家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城市基建相关业务,格力地产将是主要整合平台。

30亿定增锁定资源

2009年格力地产上市,此后不久房地产再融资收紧,要实现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主营业务的开拓,这对格力地产的资金提出了考验。

2015年,随着再融资的放开,格力地产试图通过定增的方式补充资金。2015年年末,经过两次调整,公司定增方案出炉,拟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7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9.16元/股,募集资金30亿元。

责任编辑:甘心怡

新闻视界政策解读房产市场金融

猜你喜欢